日期:2017-07-04 09:44
伴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分散式、粗粒度、低效率的IT运维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大规模、多层级、全覆盖的IT运维管理需求,各大金融机构纷纷将目光聚焦于IT运维一体化管理,E客也开始深入思索和探讨IT运维一体化管理的内涵。那么,它的内涵具体包含哪些内容?
以科学的管理机制为先导
为实现IT运维一体化管理,首先要从全局角度出发,建立科学高效的IT运维管理机制。目前,业内普遍以“纵横交集、平灾融合”为核心,构建了“两地三中心”,并按照“本地高可用、同城灾备为主、异地灾备为辅”的管理模式,以数据中心为生产中心,与同城灾备中心、异地灾难备份中心实现无缝对接,形成“三位一体”的IT运维管理机制,涵盖生产运行各个层级和节点。通过这个管理机制,横向上,逐步实现从生产到灾备的统一指挥调度,纵向上,完善各级运行中心到网点的一体化管理,有效解决IT运维管理横向分散、纵向分段的问题。
同时,为了准确、客观地评价IT运维一体化管理的效果,针对生产运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的要求,还需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生产运行质量评价机制。总行层面,通过制定全行生产运行风险容忍度考核指标,以交易量、设备规模和辖内机构数等为维度,设立信息系统可用率和重要信息系统累计中断时间等核心指标的可容忍值,不断优化考核方式。分行层面,比照总行的质量评价标准加强对辖属二级分行生产运行工作的评价考核。通过总分行生产运行、监督检查、考核整改的全面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IT运维一体化管理水平。
以完善的制度流程为基础
为了适应IT运维一体化管理端到端的实际需求,需遵照相关的IT运维管理标准,建立覆盖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三个层级的生产运行制度体系,规范生产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保证IT运维一体化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在总行层面,通过建立全行性的生产运行管理制度,统一部署和规范生产运行管理工作中原则性和全局性的内容;在分行层面,结合分行实际,制定相应的生产运行实施细则、操作规程和操作手册,不断细化日常生产运行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通过不断补充和完善,将日常生产运行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不断细化,形成统一的运维管理制度体系,为合规运行提供保障。
此外,IT运维一体化管理将实现由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转变。在吸收和借鉴ITIL最佳实践、ISO20000IT服务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应结合IT运维一体化管理的内容、环节和要求,从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容量管理、发布管理、值班管理、服务连续性、系统可用性、服务请求等多个方面,优化IT运维管理流程,加强管理流程整合,建立IT运维、监督、评审和持续改进的流程化管理模式,使各项运维操作有流程、留痕迹、可审计,提升IT运维一体化管理的效率和科技服务水平。
以复合型人才为保障
随着IT运维一体化管理的深入推进,实现IT运维管理自动化、智能化已迫在眉睫。当前,运维管理自动化建设主要围绕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两方面,从统一调度与服务、操作与监控、分析与展示三个层面,建立统一、集成、开放并可拓展的运维管理平台,包含生产调度平台、集中监控管理平台、服务支持平台、运行质量分析平台等,着力提高IT运维自动化管理水平。通过构建涵盖生产运行“监、管、控”各个环节的全面的技术支撑框架,逐步实现总分联动的生产指挥调度、运行实时监控、运维技术支持、运行质量分析等功能,由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服务转变,进而实现IT运维一体化管理质量和效率双提高。
E客认为,高效的IT运维一体化管理离不开高素质的IT运维服务队伍。既精通技术又善于管理的IT运维管理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科技队伍建设的新目标。要统筹规划IT运维服务人员队伍的体系架构、人才规模、层级设置、岗位职责等内容,建立有价值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创新IT运维人才晋升机制,完善IT运维队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强化IT运维人才培养机制,提升运维人员一体化的组织管理、应急响应、沟通协调等联动能力,着力锻造一支专业化、标准化、准军事化的生产运行队伍,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